首页>景点大全>

北京>沈家本故居

沈家本故居

最佳旅行时间:

3~5月,9~11月

推荐理由

沈家本(1840——1913),字子惇,江西归安人,光绪年间进士,历任刑部左侍郎、大理寺正卿、法部右侍郎、修订法律大臣、资政院副总裁等职。是清立宪运动、变法维新运动中,修订法律的主持人和代表者。他积极参与了清代末期的立宪运动和变法维新运动,主持了清末的法律修订工作。对于中国近代法制发展,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。 沈家本1900年迁入金井胡同一号,直到1913年逝世,在此生活居住了十三年。 沈家本故居是一座三进四层的院落,占地近千平方米。进门*层为一座两层小楼,此楼是沈家本于1905年所建,自题名为“枕碧楼”,为沈之藏书楼,楼中曾藏书5万余卷。沈的许多著作,也都在此楼完成。沈家本书稿《沈寄簃先生遗书》,为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必读文献。“枕碧楼”下有会客厅,梁启超、沈钧儒等人都是当年的座上客。1990年,沈家本故居被列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。

景点简介:

沈家本(1840——1913),字子惇,江西归安人,光绪年间进士,历任刑部左侍郎、大理寺正卿、法部右侍郎、修订法律大臣、资政院副总裁等职。是清立宪运动、变法维新运动中,修订法律的主持人和代表者。他积极参与了清代末期的立宪运动和变法维新运动,主持了清末的法律修订工作。对于中国近代法制发展,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。 沈家本1900年迁入金井胡同一号,直到1913年逝世,在此生活居住了十三年。 沈家本故居是一座三进四层的院落,占地近千平方米。进门*层为一座两层小楼,此楼是沈家本于1905年所建,自题名为“枕碧楼”,为沈之藏书楼,楼中曾藏书5万余卷。沈的许多著作,也都在此楼完成。沈家本书稿《沈寄簃先生遗书》,为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必读文献。“枕碧楼”下有会客厅,梁启超、沈钧儒等人都是当年的座上客。1990年,沈家本故居被列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。

开放时间:全天开放

用时参考:0.5小时

景点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金井胡同8号院